检索

萨格勒布站女单16强中日占13席 网友叹浓度太高国际乒联也无奈

北京时间6月27日凌晨,2025年WTT常规挑战赛萨格勒布站决出男女单打16强。细心的网友发现,在女单16强阵容里,除了德国的单晓娜、克罗地亚的哈娜-阿拉波维奇以及韩国的混双世界冠军梁夏银,其余13席...

北京时间6月27日凌晨,2025年WTT常规挑战赛萨格勒布站决出男女单打16强。细心的网友发现,在女单16强阵容里,除了德国的单晓娜、克罗地亚的哈娜-阿拉波维奇以及韩国的混双世界冠军梁夏银,其余13席均被中日球员占据,中国队8人进前16、日本队5人进前16,顿时有网友惊呼——这(女单16强阵容)中日浓度太高。



WTT成立才几年,是现在国际乒联的实权派势力推行的乒乓球商业化的主体部分。但乒乓球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并非一朝一夕能成,特别是生态链十分脆弱的女线,除了一家独大的中国队以及“一队之下众队之上”的日本队,几乎就没啥别的看点。





WTT常规挑战赛是WTT的三级赛事,单打冠军奖金5000美元(3.65万人民币),单打冠军积分400分亚军280分。常规挑战赛级别的赛事较多,中国队绝对主力一般不参加,日本女乒却经常非常积极地参赛——目的很单纯,就是趁国乒主力不在积极抢国际积分。





女单先经过3轮资格赛才确定32强正赛席位的,女单第一轮最大的冷门就是中国队的资格赛球员徐奕,3-2淘汰巴黎奥运会女单铜牌得主早田希娜。16强的对阵也很有意思,共有三场内战——张本美和VS佐藤瞳、张翔宇VS石洵瑶、

朱思冰VS王晓彤。国际乒联一旦在签表上制造出国乒理论上可以包揽前八的机会,中国女队就有实力将这样的机会变为现实。

相比较而言男子16强阵容相对均衡一些——中国队两席(陈垣宇、黄友政)、韩国队三席(吴晙诚、赵大成、安宰贤)、日本队三席(张本智和、户上隼辅、篠塚大登),另外法国队3席、德国4席、克罗地亚1席。中国队没有派主力参赛是原因之一,这站是欧洲的比赛,欧洲本土男子乒乓球整体实力一直比较强,很多国家都有丰厚的土壤。

在10多年之前,中国乒乓球队也是经常不参加这种级别的赛事的,以前中国队主要参加国际乒联旗下重要的赛事,以备战及参加世乒赛、世界杯等大赛为主。日本女乒从2016年开始拿女单世界杯冠军后,她们那套秉承的以赛代练的思维方式才逐步影响到国乒。不论是张本智和还是早田希娜,他们从10年前就频繁征战小级别国际赛事了,我们这两年才开始派一些年轻的二线甚至三线球员去迎战,一开始有输有赢很正常。

WTT常规挑战赛萨格勒布站女单十六强

张本美和VS佐藤瞳

单晓娜VS长崎美柚

徐奕VS木原美悠

张翔宇VS石洵瑶

朱思冰VS王晓彤

哈娜-阿拉波维奇VS刘炜珊

钱天一VS梁夏银

朱梓予VS大藤沙月

WTT常规挑战赛萨格勒布站男单十六强

张本智和VS托米斯拉夫-普卡

户上隼辅VS吴晙诚

西蒙-高茨VS凯-斯达姆珀

安德烈-贝特斯迈尔VS赵大成

陈垣宇VS利奥-德-诺德雷斯特

塞德里克-迈斯纳VS贝内迪克特-杜达

安宰贤VS乔-塞弗里德

篠塚大登VS黄友政

评论

最新
最热
N
Nick
2025-06-27 08:27
赞同作者的看法,写得很好。
回复
细雨864
2025-06-27 08:25
不得不说,这篇文章真是太棒了! 建议大家都来看看!
回复
睿智的读者
2025-06-27 08:24
对谈球吧体育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这篇文章
回复
周八560
2025-06-27 08:21
《萨格勒布站女单16强中日占13...》真是一篇很棒的文章!
回复
J
Jack
2025-06-27 08:21
【专业评论】萨格勒布站女单16强中日选手占据13席,谈到谈球吧体育,再次印证了两国在女子乒坛的统治级地位。从技术层面分析,中日选手在速度、旋转衔接上的先进性,以及前三板抢攻体系的成熟度,明显领先其他协会选手。国际乒联面临的"垄断困境"实则是训练体系科学化与梯队建设完备性的必然结果——中日两国从青训阶段就建立的"以赛代练"机制,使得年轻选手在大赛中的稳定性远超欧美新秀。值得关注的是,日本队5人晋级展现出集团优势,而中国队8席中包括多名新生代球员,说明"养狼计划"后世界乒坛的竞争格局仍未根本改变。如何平衡竞技水平提升与赛事观赏性,将成为国际乒联未来赛制改革的重要课题。
回复